close

兩位“巴鐵”守護中國烈士墓園



菜梯價格艾哈邁德正在墓園打掃

【環球時報 特約記者王信強】喀喇昆侖公路,北起中國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塔科特,全長1032公裡,這條公路世界海拔最高,地質條件非常惡劣,修建難度最大,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也台中菜梯保養被稱為 天路 。喀喇昆侖公路巴基斯坦境內路段修築期間,中國方面犧牲122人,其中88人長眠於巴基斯坦中國烈士陵園。在巴工作期間,筆者曾探訪過這一陵園。

筆者一行沿著喀喇昆侖公路駛入北部重鎮吉爾吉特,向東行駛約10公裡,一座建築撲入眼簾。建築坐西朝東,四面圍墻,正中為兩扇鐵制藍色大門。這裡就是中國烈士陵園所在地。步入大門,正前方豎著一塊高約8米的白色石碑,碑文鮮紅,上面寫著:中國援助巴基斯坦建設公路光榮犧牲同志之墓。碑後是烈士墓地,面向東方。墓地分四個區,每區3排,每排9座,共108座。其中88座是烈士墓,其餘20座是空墓,留給當時失蹤找不到遺體的烈士。地面,墳塋,纖塵不染。置身園內看到一棵棵松柏枝幹挺拔,樹冠如傘,鬱鬱蔥蔥。13畝陵園裡居然種著820棵松柏。陵園中還種著一排排冬青,還有結著小紅果的樹,以及數不清的鮮花。這與境外有些雜草叢生的中國烈士陵園形成鮮明對照。

然而,許多人可能不知道,1978年陵園設立之時,這裡僅有墳墓和墓碑,還有石塊堆成的圍墻,沒有樹木,十分荒涼。1978年6月,中國烈士陵園正式落成。距陵園僅5分鐘路程的丹沃爾村村民馬達德和艾哈邁德參加瞭中國烈士遺體安葬工作。他們自告奮勇,請求自願義務守護中國烈士陵園。每天天剛亮,兩人便相約來到陵園,搬來石塊,拌上水泥,壘起圍墻。移入苗木,種植花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艾哈邁德說,最難辦的是給林木澆水。每年3到6月,水源十分緊張,他們經常半夜出發,利用用水低峰,打著手電,從幾公裡外的地方背水,澆灌樹木花草。

當地人還盡可能為來巴中國烈士陵園探望親人的中國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陵園最後一座墓,也就是第88號墓,是最後犧牲的中國軍人朱法安烈士的陵墓。2011年8月,湖南肖女士前往巴基斯坦祭拜因修建公路犧牲的未婚夫朱法安烈士。在巴境內帕蘇,堰塞湖阻斷瞭公路。巴軍方聞訊派出軍用直升機,將肖女士護送到吉爾吉特。艾哈邁德發動傢人徹底打掃陵園,甚至連陵園大門也擦得鋥亮。當天,穿著民族服裝的艾哈邁德見到肖女士,用烏爾都語高喊: 巴中友誼萬歲!

艾哈邁德稱,進入陵園,需要他的批準,無關人員不得入內。凡掃墓人員,尤其是當地居民,他會要求他們用中文、英語、烏爾都語或吉爾吉特方言喊上這麼一嗓子。為的就是讓長眠在此的中國烈士們知曉,巴基斯坦和中國人民沒有忘記他們,又來看望他們瞭。

陵園大門左側,豎著一塊白色水泥石碑。石碑上刻的文字引起瞭筆者的好奇。上行是英文:中國大使館;下行同樣內容,但用的是烏爾都文。艾哈邁德看出瞭我的疑惑,笑著說道: 這是我讓人專門刻寫的。寫上中國大使館,是為讓烈士們知道,他們仍長眠在中國領土,這裡是他們的傢。作為這裡的守陵人,我理所當然也就成為中國大使館一員瞭。

艾哈邁德十分看重這份工作,有兩件物品從不離身。一是吉爾吉特政府頒發的陵園工作證,上面有自己的照片及政府的鋼印。另一件物品放在一個帶拉鏈塑料袋內。裡面裝著巴中報刊登載他和馬達德老人守護陵園的事跡。每當遇到有人探陵,他都會小心翼翼地拿出折的整整齊齊的報紙,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透天電梯保養
arrow
arrow

    n9w24znfy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